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动态 >

疫情防控温情故事「疫病预防」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19:48:52


12月9日,杭州市在管控范围内检出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1例居住于笕桥街道东港社区东港嘉苑一区6幢。9日凌晨,小区开始封闭管控,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凌晨1:40,50名医务人员集结到达

自凌晨1:01接到指令,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30分钟内协调、采样、保障各个工作专班共50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并到达笕桥街道东港嘉苑一区。

整个东港嘉苑一区共有10幢居民楼,这次采样设置了10个核酸检测点,一幢楼一个,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通知,没有出现排队拥挤的情况。同时设一支流动采样小组对小区外围商户进行移动式采样。

“不要怕,阿姨来保护你!”

凌晨3时,孩子们都还在酣睡当中,被唤醒由大人抱着去核酸采样,着实让人心疼。晓庆是参与这次核酸检测的一名医务人员,当一个13个月大的孩子被抱到面前,她对着孩子来一个大大的微笑。

“啊……不要怕,阿姨来保护你!”晓庆一边用温柔的话语安抚孩子,一边用压舌板轻轻按压舌根,帮助孩子更好地暴露咽部,动作非常迅速,还没等孩子反应过来,采样就完成了。

一两块也送,不用配送费!

中午,东港嘉苑一区门口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白色泡沫箱”,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送菜”两个字,并附上了一串手机号码。这是附近的农产品店老板陶新石特地放的。

从早上6时多起,陶新石骑着他的电瓶车,不断往返于小店和东港嘉苑之间,一上午大概往返了几十趟。陶新石说,不管一区居民点多少,他都会送,有人点了一包两块钱的豆芽,他同样接单,而且全部不收配送费。“大家都是我的老客,这时候他们有需要,我一定帮助。”

贴心!专门赶制的防疫中药包

下午14时20分,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给东港嘉园一区居民送去180多份防疫中药包。“中药对新冠有预防作用,可以提高隔离人员免疫力。”这些中药包是今早专门赶制出来的,每个防疫包里还贴心地放了服用方法。

预产期在本周日,准妈妈被专车送往市妇保

,时长00:50

14时50分,东港嘉苑一区居民,怀孕39周的刘女士被专车送往杭州市妇保院。刘女士患有妊娠糖尿病,现在已接近预产期。她和丈夫本计划今天再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需要住院。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早上小区临时封闭,夫妻俩一时没了主意。后来,他们通过微信联系到社区相关负责人。最终,经过和相关部门及医院的沟通,决定由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车,专门护送刘女士去医院。

12月9日晚,杭州通报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有两位分别居住在紫阳街道甬江社区的钱塘印象东区以及彩霞岭社区。目前,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

“我们小区就是一个整体”

“我马上去现场布置。”“我来负责信息登记工作。”“我来联系物业。”“我联系菜场商店购买居民需要物资。”……彩霞岭社区与甬江社区涉及采样居民楼共11幢,这次采样共设置12个核酸检测点,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通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居民需要的蔬菜这些物资买来了,等会送上去。”接到社区的通知,钱塘印象的物业工作人员迅速投入状态,拉警戒、送物资.....“我们小区就是一个整体,出现了疫情我们肯定要顶上,继续为住户提供服务。”物业人员说道。

杭州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迅速激活响应机制,查明源头,排摸重点人员并做好分类隔离管控,用最短时间实现疫情稳控。在隔离点紧张严格的疫情防控中,上城涌现了一幕幕感人画面……

↓↓↓

参加了个面试被隔离,他说:“不慌!”

“小陈,不要客气啊,当自己家就好,别拘束。”12月7日上午9时多,小陈进入临江金座参加面试。正当他面试结束,准备离开时,没想到这时大门突然关了。他看到大厅外,来了一群医护人员,还有好多工作人员。“听说楼里有密接,当时我第一反应是,估计要留在楼里了。”

但不一会,小陈就打消了顾虑——“他们都把我当自己人,对我很热情,大家一起聊聊天,我瞬间就不慌了!”小陈说,当物业的后勤人员给他们送来睡袋、毯子、洗漱用品还有食物饮料,一起隔离的人都会喊上他一起领取,还会拿书给他看。“他们都说期待我通过面试,以后可以一起共事。”小陈笑着说。

凌晨三点,人已躺下,大脑仍在工作

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尹海英是集中隔离点医疗保障工作组的成员之一。接到任务通知后,她便和同事马不停蹄地准备入住前各项工作。相关密接人员从晚上23:30开始陆续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尹海英忙着发放房卡、信息核实登记、报表制作、告知注意事项等,忙得像“陀螺”一样。

转眼到了凌晨3点,大家丝毫没有感觉到累。回到房间后,尹海英和衣躺下,但大脑却很兴奋,都是今天工作的场景。她闭上眼睛,脑海里继续梳理早上需要填报的信息。

隔离点的慢性病管理专家

12月7日晚上,45岁的穆先生被送到和颐酒店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他是一名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

穆先生随身携带了注射用具和药物,当他发现房间里没有冰箱后,非常紧张。隔离点的陈丽芬是个“慢性病管理专家”。得知情况后,她马上联系穆先生,到房间里给他测量血糖。陈丽芬先请穆先生不要担心,当前室温下胰岛素无需冰箱进行冷藏,并耐心对他进行了注射相关事项的专业指导。

“老师做的南瓜小馒头有妈妈的味道!”

12月7日晚,南肖埠小学教室内灯火通明,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金灿灿的南瓜馒头。学校食堂师傅已经下班,南瓜馒头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这是南肖埠小学的“暖心小点心”。郑迎春老师听到有班级需要配合核酸检测的消息,担心订餐困难,孩子们可能会饿。郑老师和后勤保障团队顾不上自己也饿着肚子,立刻利用学校现存南瓜和面粉,临时加班赶制出来。同学们都说,吃出了妈妈的味道;老师们也说,吃出了家的感觉。

“收到!”“马上出发!”

当出现疫情时,人员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环节,除了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其实还离不开救护车辆驾驶员的“疫”无反顾、默默付出。

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沈小青说:“每次有采样、密接等紧急任务时,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医务外,紧接着就是打电话给驾驶员,有时候电话里听到的是铲子炒菜的声音,有时候电话里听到的是睡意朦胧的答复,每次都觉得挺不好意思。”而来自该社区服务中心的驾驶员阿汤哥和雷哥总是没有二话,“收到”“马上出发”,简短有力的回复让人深深感动。

无微不至,他们用真诚换得信任

“您好,今天早上醒来体温多少?36.7℃,好的,注意开窗,口罩戴着,尽量多喝水……”在上城区集中隔离点,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佳奇正在对隔离人员进行日常的健康监测。

每一名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之时,刘佳奇和同事都会对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全面摸排。收集隔离人员每日体温及疾病信息、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并详细记录。从小事着手,他们用真诚赢得隔离人员的信任。

1000条毛巾、1000个脸盆,清晨全部筹集完毕

12月9日凌晨5点多,四季青街道总工会得知钱江国际时代广场人员已被滞留40多个小时,急需毛巾1000条和脸盆1000个,并且希望7点半之前能送到。

时间紧、任务重,在清晨要筹集这么多物资难度很大。四季青街道总工会多方联系、调度资源,最后通过新东升小商品市场奇宏塑料、杭州东站小商品市场建民百货,最终筹集到所需物资,有序将毛巾和脸盆发放到全体被滞留人员手中。

要上网课,书本还在学校?社工当了回“跑腿小哥”

12月9日上午10时,一通求助电话打到了四季青街道江锦社区。“我们在居家隔离啊,孩子不能去上学了,书都还在学校,我们都出不去怎么办呢?”“没事,我们社工帮你去取一趟!”

接到电话后,江锦社区民生站陆蔚立刻火速前往孩子学校,当了一回“跑腿小哥”。“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居家隔离的居民们都在积极配合,但是他们也有着各种不同困难。”陆蔚说,“我们社区工作者要实时关注和切实解决居民的需求,才能为杭州守好社区这扇‘小门’。”

人隔离了,服务不隔离

12月7日,钱江国际时代广场开始封楼,杭州德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迅速加派40余人,对大楼内外开展隔离后保障服务。物业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不停响起,“家里人给我送衣服来了,到时候能帮忙取一下吗?”物业人员最多的一句回复就是“好的,我们帮您送过来”。

人隔离了,服务却没有隔离。“我们这里有人确诊,会不会电梯上也有病毒?”“您放心,我们现在对大楼公共区域、设施进行高频率消杀,每1-2小时消杀一次。”

12月9日上午,临江金座300余人开始第三轮核酸采样。坚守岗位的物业人员全副武装,拿着消毒器材,到各个楼层收集、清理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打包放到楼下的清运点,再全部喷洒消毒。

在隔离点,有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有不辞辛苦的社区工作者,有热心帮忙的志愿者,有古道热肠的市民群众……在大家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下,这场防疫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