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动态 >

期待 与水墨在这个秋天相遇的句子「期待下一次相遇」

来源:搜狐 时间:2023-08-14 17:27:46


我来对景——关于水墨当代性的思考

墨的单纯,具有本自天成、不假雕琢的禅意,暗含东方道家玄谧深邃的内质。而水墨艺术,诠释着东方的宇宙观,笔墨结合而幻化出的山川气象,在物我两忘、浑然天成之中,东方人以自然为义理的哲学观在审美上也得以具体实现。

米芾面对浩然秋色感慨万千:“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水调歌头·中秋》,北宋·米芾)。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米芾的对景,远观则是人面对世界之时的主客体的对立,近看却是主体移情融入客体后产生的对客体的感怀,这也是为何米芾面对秋景感到忧愁,以及对此种忧愁的对抗。

水墨艺术,往往是艺术家隐秘思想的最直接流露,也是孤独、抑郁或苦闷情愫的最真情表达。中国水墨传统既以图言志,又包括了书法,而完美的书画结合,不仅落实为纸本或绢本之上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江山风景,而且也成为了评判高下的文化标准。

米芾对景,亦于水墨世界中造景。“米氏云山”,烟云掩映,平淡天真,于精妙处传递出个人的趣味、内在的情愫,在水墨的历史时空中留下自我的印记。诚如郎绍君所言,任何绘画在客观上都由造型、构图、色彩构成,而水墨画还加入了笔墨这个维度。笔与墨的排列与组合,就构成了水墨中的结构。笔墨维度的存在,成为了创作者与材料接触中最为个性化,情感化,趣味化的形式。

水墨的媒介特性,客观上确立了当代艺术家对于水墨作为创造路径的认可,但真正的问题也因此显现——艺术家应该如何在水墨中寻找当代性的线索?以及当代艺术家应该如何去面对水墨在当代文化中的碎片化、形式化、去语境化等特点。当代艺术家面对的景,也因此呈现出双重性——景既是艺术家面对世界之景时由水墨显学而成的艺术内容,又是艺术家面对水墨媒介之景时产生的思考与取舍。

然而,无论艺术家试图让水墨精神往哪个方向发展,其选择的方向都是站在中国主体文化立场上,试图保存水墨永恒的价值,以及其多变、沉静的特质。本次参展艺术家在强调个性化表述、多元化呈现以及多向性探索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立足于一个正面的立场:积极面对水墨艺术的困境和挑战,探索图像元素的构成和结构化的隐喻,试图从中发掘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奥义。在这里,我们将看到纯粹而清澈的水墨,看到历经精神炼狱而走向孤绝的水墨,看到在全球化与当代艺术观念间游走的水墨,看到在传统的笔墨与当代的语境间探求的水墨。而今日的“我来对景”,更应该是立于新时代的又一次主体的发展探求,是一次新的思想出发。

武汉美术馆“水墨文章”系列展览迄今已经是第七回,让我们看到了其作为一个专业美术馆的坚守和艺术使命。感谢武汉美术馆的邀请与支持,你们的专业态度和合作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的热情帮助,以及在展览筹备与实施中支持我们的所有机构和朋友们,在此一并致谢!

2022年8月

赵力策展团队

#1

景色与景物

Landscape and

Scenery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米芾《望海楼》

杭春晖

杭春晖

1976年出生于安徽,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1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20:本之末——杭春晖的艺术实践,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9:不确定的修饰——杭春晖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1: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窗,园林的眼睛,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中国

2021:和其光——千禧之后的中国水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校区,北京,中国

2020: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松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复・始——后传统艺术季,成都市东郊记忆—国际艺术展览中心,成都,中国

杭春晖曾入选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权利榜年度100位最具影响力艺术人物,201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成长奖,2015年获“时代美术馆”年度艺术家奖,2015年获第五届丹麦“J.C.雅各布森肖像奖”国际评审奖,2009年获中国第二届小幅工笔画“丹青奖”。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亚洲艺术中心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主要出版

《确定与不确定的视觉——杭春晖的艺术创作与理论》,安徽美术出版社,2020年版。

《绘事物语》,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

《新工笔文献丛书——杭春晖·卷》,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姜吉安

姜吉安

196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6:应物会影——姜吉安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中国当代纸艺术名家邀请展,可·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21:正墨——当代水墨大展,雅昌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21: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窗,园林的眼睛,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中国

2021: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成都美术馆,成都,中国

2020: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松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姜吉安曾获2017年《库艺术》改变个体与大时代年度艺术人物,2016年《库艺术》新经典年度艺术人物,2013年《新京报》年度艺术家,2012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水墨贡献奖,1998年第四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丹青奖等。作品被美国纽瓦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韩国釜山文化会馆、韩国阿拉里奥艺术中心、澳门艺术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法国雀巢、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英国Elaine·Sassoon医学机构、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主要出版

《踏雪寻梅——姜吉安访谈录》,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

《新工笔文献丛书——姜吉安·卷》,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康春慧

康春慧

1982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200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赴新疆克孜尔壁画研究所,整理临摹壁画;2011年毕业于首尔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22:执花寄月——康春慧作品展,槐轩,北京,中国

2021:时间之上——康春慧作品展,北京时间博物馆,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荣宝斋与艺术家——荣宝斋350周年特展,荣宝斋,广州,中国

2022: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南京,中国

2021:和其光——千禧之后的中国水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校区,北京,中国

2021:中国园林“多维度”系列展——窗,园林的眼睛,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中国

2020: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康春慧曾入选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发现,2018年成为第301届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年展特邀参展的首位中国籍艺术家,2016年获中国青年水墨年鉴奖等。作品被嘉德艺术中心、泰康集团、日本秋田美术馆、悉尼亚洲艺术中心等多个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物云云——康春慧作品集》,中华书局,2018年版。

邱志杰

邱志杰

1969年出生于福建漳州,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个展

2021:民以食为天——邱志杰市集书写,三源里菜市场,北京,中国

2021:讲演——邱志杰个展,常青画廊,北京,中国

2020:邱志杰:寰宇全图,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0,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多态共生:2021成都双年展,成都市美术馆,成都,中国

2020: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

2020: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致敬传统——当代艺术纸作品巡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邱志杰曾担任2017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总策展人。2012年,邱志杰因《南京长江大桥计划》获得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Hugo Boss奖提名。2009年,获得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奖项,2016年,再次被提名。作品被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当代美术馆、美国芝加哥大学David Smart美术馆、尤伦斯基金会、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明德大学美术馆、美国斯坦福大学美术馆、香港艺术馆、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深圳画院、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美术馆、美国长征基金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新柏林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国家美术馆、法国迪奥基金会等相关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知识地理学——地图2010-2019》,Skira出版社,2021年版。

《无知者》《失败者》《实验主义者》《剧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万物有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2

景象与景致

View and

Scene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米芾《蜀素贴·拟古》

方正

方正

1973年出生于湖北监利,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武汉,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

群展

2021:美在湖北——中国美术馆藏湖北艺术家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1:第五届学院经典·全国美术院校中青年小幅工笔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方正曾获第十一届、第十三届湖北省美展金奖,获第三届、第四届青年美展“优秀奖”(最高奖),获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湖北省“屈原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新视界·当代工笔名家技法解析:方正》,湖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郝世明

郝世明

1977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现任湖北省美术院专职画家。

个展

2022:郝世明,法国亚洲协会,巴黎,法国

2019:繁生——郝世明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9:郝世明·新水墨,圣希利斯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1:两位来自中国的水墨艺术家——曾海文×郝世明,HdM画廊,伦敦,英国

2021:色彩激起心灵的颤动,HdM画廊,伦敦,英国

2020: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20: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无语看波澜:新园林故事,沧浪亭、可园,苏州,中国

2020:共同,圣希利斯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郝世明曾获2015年南京国际美术展优秀奖,2009年上海青年美展优秀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多个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主要出版

《聚》,HdM画廊出品,2015年版。

《化——郝世明作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出品,2013年版。

彭薇

彭薇

197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人文学院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2007年任北京《美术》杂志编辑,2007年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21:平沙落雁——音乐的诗意与力量,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美国

2020:彭薇:女性空间,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9:故事新编——彭薇个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出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身份,利勒哈默尔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加姆勒斯特兰德国际艺术中心/萨尔茨堡现代美术馆,挪威/挪威/奥地利

2022: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南京,中国

2021:把当代作为方法,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姓·名,悦来美术馆,重庆,中国

2021: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坪山美术馆,深圳,中国

2021: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明珠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中国

2021:M 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M 博物馆,香港,中国

彭薇曾获得“2022亚洲最杰出艺术家奖”,2014年“遥远的信件”系列作品入选新加坡美术馆“亚太地区当代杰出艺术家奖”。她的作品先后被美国波斯顿美术馆、克利夫兰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瑞士希克藏品、法国DSL藏品等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彭薇:女性空间》,耿艺术文化基金会出品,2020年版。

《遥远的信件·遗石》,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

王天德

王天德

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教授,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个展

2021:王天德——三层楼,无集小白楼,上海,中国

2020:家近烟雨楼,谁先觉画廊,新加坡

2019:王天德——遣兴,墨斋画廊,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流动的墨水——20世纪的中国画历史,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巴黎,法国

2022: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南京,中国

2021:不是时装店,香港艺术馆,香港,中国

2021:水墨之梦,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美国

2020:共同梦想,纽约历史学会博物馆,纽约,美国

2020: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王天德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加州大学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资料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加拿大蒙特利尔当代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深圳美术馆及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国际知名美术馆及学术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后山图》,古吴轩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当代艺术家画传:王天德——从灰烬到火焰》,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

景遇与景观

Composition and

Spectacle

可爱一天风物,

偏倚阑干十二,

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

欹枕卧江流。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李津

李津

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天津。

个展

2022:李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北京,中国

2021:罗汉图——李津个展,Hi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20:心经——李津个展,玉兰堂画廊,北京,中国

2020:活着——李津个展,朱雀画廊,悉尼,澳大利亚

2019:不厌——李津作品展,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沙,中国

2019:骨与肉——李津早期作品回顾展,墨斋画廊,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南京,中国

2021:孤独中的陪伴——中国艺术里的隐逸与雅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2021: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合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0: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李津2014年获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家奖,2013年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水墨类大奖。作品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华盛顿大学美术馆、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广州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骨与肉》,墨斋出品,2019年版。

《九州行》,玉兰堂出品,2017年版。

《心律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

《自在》,墨斋出品,2016年版。

《无名者的生活——李津的艺术世界》,新星出版社,2015年版。

《李津澳洲行》,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潘汶汛

潘汶汛

1976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物教研室主任。

个展

2021:山中何所有——潘汶汛作品展,芊荷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20:映竹无人见——潘汶汛作品展,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0:水墨天——2020 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0:长三角视觉艺术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浙江展览馆,杭州,中国

2019:直到长出青苔——女性水墨艺术家邀请展,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9:氤蕴:笔与墨会——台北赤粒艺术邀请展,台北赤粒艺术,台北,中国

潘汶汛作品《传说》获浙江省人物人体画展银奖,《寻鹿》获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秋水》获浙江省人物画展优秀奖,《正月里》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浙江省第十届美展铜奖等。2018年受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创作《丝路祥瑞》,并为外交部永久收藏,展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土耳其使馆。2017年受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创作《南山》《白鹿》,被外交部永久收藏展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法国使馆。作品另被浙江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多个艺术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东方古色与今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

《侠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云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王冬龄

王冬龄

1945年出生于江苏如东,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展

2021: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19:竹·间——“竹径”再访姑苏,凯悦酒店,苏州,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安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南京,中国

2019:隐匿的叙事——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生态研究,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王冬龄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一等奖,“韩国97’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温哥华美术馆,以及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收藏。

主要出版

《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版。

《王冬龄美术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

《王冬龄:竹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王煜

王煜

1978年出生于辽宁开原,200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个展

2019:例外场——王煜个人实验项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中国

群展

2022: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1: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中国

2021:剧场谢幕与媒介回归 ,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2021:水墨中的山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2020:“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王煜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2020年作品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被鲁迅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本色美术馆、宇辰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威狮国际艺术中心、贤空间、广东美术馆、桂林市花桥美术馆、壹美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成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

主要出版

《视觉的阀:王煜》,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碎念——王煜》,江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水墨语言之思》,吉林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END

来源:武汉美术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