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京东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总体而言有两个终端,一是C端车主,一是小b端维修厂。
作者 | 王正飞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京东想“啃下”汽车后市场这块“肥肉”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早在2010年,京东便成立了汽车用品采销部,从熟悉的3C类产品GPS单品类入手,后来逐步扩充到电子电器、改装配件、坐垫脚垫、车饰精品、系统养护、汽车美容等品类。
到2012年,在汽车用品领域,京东已与超过5000个品牌合作,包括维修保养、车载电器、美容清洁、汽车装饰等多个品类。
2013年,京东又上线了汽车后市场的垂直频道——京东车管家,其定位是一站式汽车养护平台。
甚至,2015年京东参与博湃养车1.1亿元A轮融资,只是这次的投资金额和股比并未公开。但随着博湃养车的倒闭,京东的这笔后市场投资也算是交了学费。
这或许算得上是京东第一次布局汽车后市场。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京东在汽车后市场的试水,有过成绩,也踩过了不少坑。
01
故事的开篇:收购淘汽档口
而京东再度大举“杀入”汽车后市场,收购淘汽档口算是故事的开篇。
2017年11月30日,京东汽车后市场业务上线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发布会上,京东确认已经完成对淘汽档口的收购。
京东称将在淘汽档口原有业务和平台基础上叠加京东新的战略思路和资源进行改造和升级,京东汽车后市场B2B业务正式上线。
而在宣布收购淘汽档口的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总裁辛利军表示:说到做到是京东的文化,京东汽车后市场B2B业务不是玩票性质,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后的负责选择。
而其实在正式宣布收购淘汽档口前的11月1日,京东已经对外宣布其汽车无界服务战略。
其具体内容是,在京东已有的汽车用品业务基础上,向上游拓展B2B市场,彻底打通汽车后市场品牌商、经销商、维修方、消费者之间的全产业链条,形成B2B2C闭环。
“京东将打造10万 修理厂成为拥有智能预测、补货、协同供应链和最新智能门店科技的智慧修理厂。”辛利军透露。
自此,京东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开始加速。
02
一手抓京东京车会,一手推进线下合作门店
距离京东汽车后市场业务上线发布会约5个月时间后,京东带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正式推出专门针对线下门店的“京东京车会-挂牌店项目”。
彼时,京东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京东赋能汽车后市场,将从千家挂牌门店开始”。当时,京东给挂牌店项目设置的目标是,全国首批挂牌店将设定在1000家的数量。
京东大汽车业务负责人庆岩与京东汽车后市场销售业务部总监范清林在汽车服务世界举办的2017中国维修养护暨事故车产业国际峰会上曾表示,京东将从三个层面赋能线下门店。
第一个层面是赋能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包括集采直供、技术支持等。京东有三分钟在线技术支持,也有面对面的技术的专门培训,还有专家在线的支持。这些可以让京东帮助门店来做一个基本的赋能。
第二个层面是赋能运营需求。除了基本需求之外,还包括智能的门店管理系统。门店除了修车,不管保险还是二手车,以及未来的新零售,在这个基本的运营里面其实都可以有体现。
第三个层面是赋能发展需求。除了前面的几个方面,京东还可以给门店做品牌背书。通过不同级别的赋能,京东可以帮助维修企业提高盈利的能力。
“最终我们希望门店能够真实感受到的支持是人货场的支持。”庆岩曾表示。
最终,京东京车会第一家门店的上线时间定格在2018年6月26日。
而据范清林在2019(第九届)汽车服务世界大会冬季峰会透露,截至2019年12月,京车会通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461家门店,覆盖全国23个省73个城市。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京东为这些门店带去了40万车主,超过50万服务频次,京东给门店支付了超3400万元。京东目前所有服务都有客户评价,目前京车会的服务体系,客户评价好评度是99.8%,这在整个中国维修连锁体系中算是非常高的数字。”
而用范清林的话说,2020年京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现有的京车会门店再次升级。
“现有的京车会已经能够解决单店盈利的问题,但是他们的盈利效率还需要提升,所以京车会2.0主推的是智慧门店,首家门店会在2019年12月份在江苏开业。”
范清林透露,京车会的智慧门店一方面要给车主带去体验的提升,就是便利性、透明度、性价比和省心,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开店的老板降本增效。
“除了京车会2.0,我们目前也正在筹划京车会3.0。这意味着京车会带给门店的不只是让门店生意得以提升,我们还要让门店成为一个有组织的人。作为汽修厂,除了行业协会的组织外,我们还需要找到可以值得依靠的组织。而京东的平台能够打通保险、银行、整车厂,这能够让门店获取以前单店时期不具备的能力。”
除了京东京车会外,京东也积极开展和线下门店的合作。
据公开信息显示,京东汽车后市场业务已在全国范围内与超过30000万门店达成合作。
而且京东的门店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独立售后门店,更是展开了和4S店的合作尝试。
2020年1月,乐车邦和京东汽车宣布达成合作。官方消息称,双方将首先在轮胎业务上展开合作,共同探索汽车后市场“商品 服务”的创新模式,为广大车主提供更加便利、高性价比、高品质和高标准的服务体验。
双方的具体合作内容是,乐车邦合作的4S店将接入京东平台,作为线下渠道为用户提供轮胎安装服务。凡是在京东自营商品中购买轮胎的用户,都可以选择去乐车邦合作的4S店进行预约安装;后期乐车邦的用户也可以直接在乐车邦APP或者小程序上购买京东轮胎预约到店安装。
03
构建供应链体系
布局线下门店外,京东汽车后市场业务的另一个重心则是供应链。
京东的做法是,首先持续推进和品牌厂商的合作。
2019年3月,米其林中国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成为米其林中国的首家电商直供平台。
双方对外宣称,将携手以“商品 服务”一站式消费模式为依托,为广大车主提供“购、送、装”一体化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全方位提升购胎体验。
时钟再往前拨动。
2018年2月8日,京东集团宣布与国际能源巨头壳牌达成合作。
2018年3月28日,京东与江森自控、博世等6大汽配品牌签约,全面启动易损件品类战略。
2018年4月25日,统一石化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统一车品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
2018年5月29日,京东与盖茨、天纳克、大陆、凯迩必4大国际知名汽车配件品牌举行联合签约仪式。
……
而时机成熟之际,京东则又推出汽配商城。
2018年7月1日,京东宣布“京东云配”全品类业务正式上线。“京东云配”是京东汽车后业务推出的一站式全品类汽配商城,提供“标准件 易损件 全车件”的全品类配件交易。
庆岩曾表示,相比传统的汽配销售模式,京东云配以“口袋里的汽配城”为目标,依据终端门店的采购习惯,帮助门店完成全品类的采购。
用庆岩的话说,通过对售后体系的整合,京东云配还将为终端门店提供无忧的配件售后服务和保障。而对于产业链上游,品牌商或经销商可通过“京东汽配管家”上线产品在京东云配进行线上销售。
“京东云配未来将在品类和物流覆盖进行持续发力,实现轮胎等易损件全品类覆盖1-3小时送达,机油等标准件全覆盖、次日送达,全车件方面进店维修车辆配件满足率90%以上。”庆岩曾在京东云配上线时表示。
04
推出自有品牌京安途
而供应链的打造上,京东不只是采取和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他们更是做起了自有品牌。
2019年3月,京东正式宣布成立自营汽车配件用品设备品牌京安途。
按照京东给出的说法,京安途的做法是,以科技为核心,与行业顶尖制造商合作,从技术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严控品质与服务,全力进军汽车后市场。
而据京东宣传,京安途的目的在于打通汽车配件用品和设备的线上线下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精细服务。
按照京东的说法,京安途具体的落地是,京安途作为渠道品牌,将会坚持合理的价格定位,保持价格的透明公平和统一,减少中间环节来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区域独家运营的方式来稳定市场秩序,同时还会有强大的地推团队对市场进行有力的管控,来确保整个价值链体系的完整和高效,以实现多方共赢。
京东为什么会推出京安途?庆岩曾对此给出过解答。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购汽车配件,但是由于汽车配件的专业性,以及与服务的强关联性,消费者通过线上选购汽车用品时也面临着服务缺失的现状,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庆岩强调,为了整个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京东汽车后顺势而为,以‘产品 服务’的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同时利用供应链、系统、物流、金融、服务等技术优势帮助品牌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京安途应运而生。
有分析人士指出,京东自营汽车后市场的用品配件和设备工具品牌,是在中国汽车后市场整体环境下的必然之路和选择。
“在中国汽车后市场整体认证和标准未统一之前,自营品牌将解决行业诚信、正品、公平、公正和服务落地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地抓住用户的心,也就能在汽车后市场真正拥有一片蓝天。”
另一种声音则是,京东推出自有品牌,或许也有考虑到自有品牌具备高毛利的性质。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缺少自己的品牌。而对于后市场而言,品牌这条路最有效的和最集约的是渠道品牌。
而京东推出自有品牌京安途或许就有这样的盘算。
05
2020年京安途轮胎要努力实现150万条的销售目标
目前京东汽车的自有品牌京安途的产品线已经涵盖润滑油、蓄电池、轮胎、易损件、汽车养护、设备工具等系列。
而轮胎算得上是目前京安途产品线的重点产品。
一方面,京东自从2017年开始进军B2B轮胎批发领域,有数据显示,京东平台3年的轮胎销量突破1000万条。这算得上是一个出色的成绩单。
另一方面则是,参照行业早先的经验,从轮胎入手,似乎也更容易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构建。
有声音指出,相比于保养和洗车,轮胎是相对标准化产品,在品牌选择、数据建设以及储存运输等层面的难度要比其他零配件小。而且,相较于洗车和保养等而言,轮胎业务受轮胎品牌影响更深,它的的客户粘性显然要更强。
而京安途的轮胎产品,京东选择的则是和双星合作。
2019年3月27日, “京东&双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京安途’轮胎上市发布会”正式举行。会上,京东与双星达成战略合作,将创建国内首个“服务4.0 研发4.0 工业4.0”全产业链跨界融合生态平台,并揭开了联手打造的“京安途”轮胎面纱。
“双方将在共同企划、产品创新、质量引领、渠道互补、供应链整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放式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汽车后市场渠道发展新模式,旨在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产业链条内的无界零售。”庆岩当时表示。
而时间走到2019年12月20日,京安途又联合双星集团在青岛举办“升维出击,智胜未来”轮胎新品发布会。
按照庆岩的说法,此次轮胎新品发布,是京安途品牌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双方更是表示,2020年京安途轮胎要努力实现150万条的销售目标。
“作为京东汽车自有品牌,京安途是实现产业从制造商到经销商,再到终端门店和消费者全产业链闭环的关键布局,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全行业全渠道最有价值的品牌。”
写在最后:
京东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总体而言有两个终端,一是C端车主,一是小b端维修厂。
据范清林透露,京东累计服务的车主数量达到8000万。而这个数字意味着,目前中国每三个车主,就有一个在京东消费过跟汽车配件、汽车服务以及汽车用品有关的产品。京东的C端流量不可谓不庞大。
而再看小b端维修厂。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万家门店在承接京东线上的服务和订单,同时京车会目前已经有461家。
从数据而言,京东在小b端的布局不算差,但小b端或许仍然是他们布局的难点。
距离京东当初定下的首批1000家挂牌店的目标已经过去快要两年,但目前京车会的数量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伴随着新康众推出天猫养车加盟连锁、途虎持续推进工场店扩张以及苏宁车管家加盟业务的开展等,门店的争夺显然会变得愈演愈烈。群雄逐鹿中,京东要如何能赢得门店芳心?
而就目前而言,京东在后市场的打法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似乎就在于他们打造了自有品牌京安途,而且他们也对京安途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们希望借助京安途能实现制造商、经销商、终端门店和消费者的全产业链闭环。
只是,京东的战略意图最终能得以实现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